申请保障房时遭遇诈骗是较为常见的骗局,犯罪分子通常利用申请人对政策的不了解或急于获得住房的心理实施诈骗。下面小编介绍一个真实案例以案释法。 2024年10月,被告人陈某某与受害人杜某某聊天时,偶然得知杜某某想申请保障房,陈某某想到自己患有尿毒症缺钱治病,便铤而走险,以帮忙申请保障房为由骗取杜某某的钱财。随后陈某某网购了一张手机卡,并使用该手机号注册了一个微信账号(昵称:沉稳大叔),然后使用自己原先的微信(昵称:狼行千里)将该新注册微信号推给杜某某,谎称是赣州市民政局“张主任”的微信。2024年11月至 2025年5月21日期间,陈某某使用昵称为“沉稳大叔”的微信以“张主任”的身份与杜某某聊天,并以申请保障房、办理低保等需要各项费用为由要求杜某某转账。杜某某信以为真,陆续给“张主任”转账共计39390元。2025年5月21日,陈某某用“张主任”微信发消息给杜某某谎称帮其爸妈办理低保还需费用,杜某某觉得费用太多了便称不办理了,要求退回办理费,但陈某某随后便将杜某某微信拉黑,杜某某发现被骗后报警求助。2025年6月26日,被告人陈某某被安远县公安局民警抓获归案。

安远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被告人陈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以诈骗罪对被告人陈某某提起公诉。最终,被告人陈某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年8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000元。
骗子声称通过“熟人”“关系”可绕过正常审核流程,承诺能快速获得保障房名额,要求申请人支付“手续费”“打点费”等费用。实际上,保障房申请需通过正规渠道,不存在“内部指标”。 部分骗子谎称公租房租满一定年限后可低价购买,或承诺帮助申请人优先选择优质房源,诱导缴纳订金或全款。需注意,公租房只租不售,且分配过程公开透明,不存在私下交易。 骗子可能提供虚假的申请表格、审批文件或租赁合同,让申请人误以为申请已进入正规流程。此类文件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真伪。 骗子自称可代办公租房申请,收取高额代办费,但实际并未履行承诺,或利用申请人信息进行其他违法活动。
保障房申请需通过当地住房保障部门指定的平台或窗口办理,如政府官网、政务APP或线下办事大厅。切勿轻信中介、个人或非官方机构的代办服务。 对于声称能帮忙申请的人,要求其提供具体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及官方证明。可通过拨打住房保障部门电话或访问官网,核实相关信息。 保障房申请不收取任何手续费、保证金或中介费。若有人以“疏通关系”“加快进度”等理由索要钱财,应立即拒绝并报警。 若遭遇诈骗,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虚假文件等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协助追回损失。

保障房是政府为解决住房困难群体问题而设立的民生工程,申请过程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请通过正规途径申请,避免因贪图便利而陷入骗局。若对申请流程有疑问,可直接咨询当地住房保障部门获取准确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