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网站无障碍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江西省安远县人民检察院
本院简介
机构设置
人员信息
联系我们
安远检察微信
安远检察微信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图片新闻
【对口援助】全国模范检察官刘玲为安远检察干警现场授课
时间:2025-08-2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日前,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一级检察官刘玲在我院举行“把工匠精神融入履职办案全过程”的专题授课,授课从基层检察院实践出发,深入探讨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提升检察公益诉讼办案质效提供了新思路,受到与会干警的高度评价与肯定,现将与会干警学习心得分享如下:



刘玲,从检23年,始终奋战在基层检察一线,参办各类案件2800余件,被评为“全省优秀公诉人”。21件案件被最高检、山东省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3份建议被评为全省“十佳”。此外,还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2024年度法治人物”“全国模范检察官”“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齐鲁最美检察官”等荣誉称号。



陈晋

聆听刘玲检察官的授课,心中始终涌动着暖流与敬意。“全国模范检察官”“年度法治人物”这些称号,在她身上从不只是耀眼的标签,而是日复一日对公益诉讼事业的赤诚注解。

她谈及公益诉讼时眼中的光芒,让我真切感受到那份深入骨髓的热爱与担当。她说要用“工匠精神”对待每起案件,这话并非空谈——她办的老百姓柴米油盐“小案”,总能在细微处挖出民生痛点,掀起守护权益的波澜;面对“硬骨头”大案,又能借法治大势啃下难题,让公平正义落地生根。

这堂课让我对检察工作有了更深领悟:检察院从来不是冰冷的司法衙门,而是人民的“法治后盾”。司法办案从来不是机械套用法条,而是用法律温度守护万家灯火。同为公益诉讼检察人,我更明白肩上的责任:唯有精准监督、用心办案,才能让老百姓在每个案件中既看见正义,也触摸到司法的温暖与力量。



陈璐

聆听刘玲检察官的授课,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她就像一朵绽放在公益诉讼战线的“铿锵玫瑰”,以法为剑,用行动诠释着检察担当。她创立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机制,不仅为公益诉讼制度落地提供了鲜活的司法实践,更让我看到基层检察官在制度完善中所做的努力。南四湖环境公益诉讼案里,她啃下流域治理的“硬骨头”,从一企一策到制定综合排放标准,每一步都彰显着“检察蓝”守护“青山绿”的决心。而她组织专项保护活动、编写《企业法律风险提示手册》的举动,更让我明白“民本为怀”不是口号。正如她始终坚守的初心,要让群众在每起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这份刚柔并济的坚守,让我真切体会到:检察官的忠诚,是对法律的敬畏,更是对人民的深情。



叶青

公益诉讼,根植于地方土壤,关乎群众身边事。无论是街头巷尾的环境治理,还是食品安全的细节守护,这些案件或许标的不大,却紧连民心,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办好每一起公益诉讼案件,既要追求质效,更要深挖内涵。要始终将“可诉性”要求融入办案全流程,以“三个善于”为指引,在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更注重培育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让司法效能辐射更广。

协同发力是公益保护的关键。通过上下级联动机制,借势专业资源与统筹优势,激活基层办案动能;主动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以调研报告凝聚治理共识;创新工作开展和人员队伍管理模式,凝聚团队智慧,让公益诉讼不止于办案,更成为多方参与的治理合力。

这份坚守,源于司法为民的初心。我们以情怀守护公益,用行动回应期待,让检察蓝成为群众身边最可靠的民生屏障。



张帆

“没有最好的岗位,只有最好的干警”。从刑事检察到公益诉讼检察,刘检诠释了一名模范检察官的“工匠精神”。

在刑事检察业务中,每一条证据链的严丝合缝,每一处细节漏洞的反复推演,每一页卷宗材料的仔细审核,都要求我们要有“工匠精神”,“于细微处见真章”。青年干警正是在求“极致”中,从“案牍新兵”蜕变为“办案能手”。

公益诉讼业务同样要求我们工匠精神“绣花功夫”。找准适格主体、行为违法性、公益受损性、法律授权抓细监督要点、群众关切、治理成效这种“准”的执着、对“细”的坚守,本质上是专业精神的沉淀,是司法理性的具象化。

工匠精神是内化的职业自觉,守得住刑事司法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护得公共利益的民生安全线”,成长为兼具精度与温度的司法守护者。


END


编校:唐梦瑶

复校:杜江楠

三校:廖 宏